《四庫全書·山海漫談》 (明)任環
任环
(1519—1558)
明山西长治人,字应乾,号复庵。嘉靖进士。历任广平、沙河、滑县知县。嘉靖三十年(1551)迁苏州府同知,练民兵御倭。三十二年败倭于太仓、宝山等地,擢按察司佥事。后又在苏州击退倭寇的围攻,升右参政。三十四年与俞大猷在陆泾坝地连破倭寇,以敢战著称。著有《山海漫谈》。
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任环撰。环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人。嘉靖甲戌进士。历任广平、沙河、滑县三县知县,迁苏州府同知。以御倭功,擢按察司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道。进山东右参政。事迹附见《明史·曹邦辅传》。是集为乾隆丁丑其乡人庾玙所刻。凡文二卷、诗词一卷。其後两卷则所附谕祭文、本传、墓志及诸家题咏诗文也。环御倭颇著奇绩,当时皆以为赏薄不足酬劳。其遗集久散佚。其子孙搜求辑录,所得不及十之一,仍名曰《山海漫谈》,从其初也。其文既得诸残毁之馀,故有见即收,不暇铨择,多潦草应酬之作。然就其存者论之,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其中如《苏门双节记》、《重修白雲茅屋记》、《重修文庙祭器记》、《启明山先生书》,虽不免参杂俗格。至於《送萧西泉、朱蒲西二序》、《德风亭、滑县行馆二记》、《与王南崖》、《答王东台》二书,皆绝非明人文集以时文为古文者。虽置之作者间可也。诗如“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之类,亦间有可观,而冗俗者多。则其後人编次,失於删汰之过。然环之为人,无媿忠孝,亦不以韵语绳之矣。
---出《四库总目提要》
任环
[明](公元一五一七年至一五六一年间在世)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武宗正德十二年至世宗嘉靖四十年间在世,年四十岁。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知广平、沙河、滑县三县。迁苏州府同知。以御倭功擢按察使佥事,整饬苏淞二府兵备道。仕至山东右参政。环为文高简有法度,著有《山海漫谈》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抗倭名将任环
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将领,以俞大猷、戚继光最为有名,数百年来,他们一直备受人们崇敬和颂扬。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比他们稍前,还有一位抗倭将领,其功绩之卓异,事迹之感人,是足可以与俞、戚二人后先辉映的。他就是誓死抗倭、保卫苏松而英年早逝的任环。
一
任环,字应乾,号复庵,山西长治人。正德十四年(1519)生于较为殷实的农家。其父任翱,教子甚严,随事训诫,教育儿子,“读圣贤书,当身体力行。苟徒知之而不能行,犹不知也,于身心何益哉?”(朱希周《任公墓表》)任环有这样的父亲随时训导,又自幼“警悟不凡”,学习用功,因而年少时就立下大志,要做一个崇尚高风亮节、躬行实践的人。就读于府学时,任环在学舍壁间大书十字:“营私者无上,亏行者无亲。”表明了他在忠君敦孝思想的支配下,决意不谋私利、无亏德行的心境。又常常以“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乾隆《长治县志》卷14《人物》)自励,愿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尽职尽力。
嘉靖十九年(1540)任环乡试中举,四年后又中进士,始任广平(今河北广平县)知县,后调任沙河县(今河北沙河县)。该县位当南北之冲,送往迎来,民困于役,任环带头减省厨役,禁止向下索取钱物,并且清理冤狱,捣毁淫祠,所有兴革皆以便利民生、淳化风俗为前提,减轻了百姓负担,深受人民欢迎。后因父丧,改任滑县(今河北滑县境内),他一如既往,大得百姓感念。两县士民竟至建立生祠,以颂其德政。这样的廉能干材,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二
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环升任苏州同知。当时东南沿海倭寇活动十分猖獗,倭寇以中国沿海的豪绅奸商为内应,大肆骚扰东南地区,形成比明初更为严重的倭患。嘉靖三十一年四月,倭寇侵扰台州。次年四月,倭寇攻破昌国卫,屯据五日之久。又有劲倭400余人攻破吴淞所、南汇所,恣意屠掳后,分兵掠江阴,围嘉定、太仓等地。五月,倭寇围海盐,久攻不下,纵火焚烧城楼和民房数百间,扬长而去。倭寇攻占上海,据城数月,民舍公廨焚烧殆尽。焚掠苏松嘉湖等地乡镇,每每饱欲而返。二年间,南直隶的松江、淮安、扬州和浙江的台州、温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苏州等10府,千里海疆,同时告急。富庶的东南在倭寇的烧杀掳掠下村社为墟,满目疮痍。由于承平日久,武备废弛,面对倭寇肆虐,人民惊恐万状,文武官员更是战守无策。就在这危难之际,任环由巡按和巡抚联合推举,受命负责苏松御倭事宜。
当年闰三月,倭寇进攻宝山洋卫。任环受命后在那里与倭贼展开了第一次激战。倭寇攻势甚猛,卫尉被刺,堕落马下,众人纷纷溃退,任环屡喝不止。明日再战,任环独出阵前,奋力搏击,倭寇一时吓得不敢动弹。相持几天后,倭寇只得退却。
战后,任环自忖,士卒不练,不能责以死。于是抓紧时间训练,教会士兵编伍列阵、挑搏击刺等法。他自己更是敝衣芒履,寝食行军,等同士卒,以诚义和勇智激励他们。士气因而大振,作战素质也大为提高。四月,倭寇进犯太仓,任环率领新招募的300名兵士抵御。他自书姓名于腹、背和手足等处,再次感召将士道:“死战,吾责也。虽然,先人之遗体,不可弃也。兹用以识,庶得收葬焉。”(《复庵任公墓志铭》)他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举动,令士卒感泣不止。任环率众追击倭贼至上海附近之八团,短兵相接,任环身伤三处。倭寇又举剑向他刺去,危急之际,庖人徐佩以身相挡,任环方免于难。一场鏖战,倭寇未得便宜而去。战斗间隙中,任环敛埋徐佩,亲手书写祭文,边哭边祭,伤心至极,在场士卒无不呜咽,更添斗志。
任环领兵退守太仓时,因长期积劳,背上疽痛发作。其子尔孝来信恳请他回苏州衙署养伤。任环厉声说:“吾誓不与贼俱生。幸吾疾愈而贼灭,当与若共太平之福。”并疾书家信一封,与家人诀别。信中说:“我儿千言万语,只要我回衙。何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耶!倭贼肆行毒害,百姓不得安宁,我领兵在外,不能诛讨,啮毡裹革,此其时也。幸而无事,与尔相安于太平,做个好人。一有意外之变,则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任环《山海漫谈》卷1《军中寄子书》)语气慷慨激烈,感人肺腑,表明了他为了百姓安宁而不顾家室、不惜生命,誓与倭寇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慨。
抗倭名将任环
不久,倭寇再次进犯,任环裹疮出海迎击。怒涛汹涌,人多颤栗,任环却意气弥厉,手握宝剑,指挥舟师直捣贼窠,大败倭寇,俘斩百余人,取得了御倭战争以来少有的大胜利。紧接着,任环乘胜追击,又在阴沙、宝山、南沙等地连连击败倭寇。从此,江南稍稍安宁。由于任环英勇善战,朝廷擢升他为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夏,倭寇进犯苏州。当地民众纷纷入城以求保护,但城门紧闭,乡民急得绕城号哭。任环见状,边泣边说:“城池,百姓,重等耳,奈何弃之。”(《复庵任公墓志铭》)亟命开门。派人对守门者说,如果倭贼进城,由他独任其责,于是百姓方得入城,数万人免遭倭寇毒手。百姓进城的次日,大队倭寇尾随而至,任环与副将解明道先后击败敌寇。次年四月倭寇再犯苏州,任环又一次保护数万百姓入城,人民感悦万分,加固城墙,矢志御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月,倭寇抄掠常熟、江阴村镇,逼近虞城,黄尘蔽天,哭声动地,数万生灵危在旦夕。任环率领士兵千余人日夜兼程赶到,汇合常熟知县王铁的3000民兵力战,倭寇撤围而逃。任环等一直追至海上,捣其窠穴,斩首50余级,焚毁敌船27艘。常熟一境转危为安。朝廷论任环前后御倭保民功劳,提升他为山东布政司右参政。
倭寇屡屡进犯,皆被任环率军挫败,他们恼羞成怒,又于六月纠集千余人马驾舟30余艘,三路并进至苏州城东30里的维亭。南京都督周于德引兵援助,一战而败。任环则与总兵官俞大猷率兵分阵于苏州近郊陆泾坝,以逸待劳。田中、水中和要害之处都布满伏兵,钩刀手最为勇锐,布于正路。倭寇集中主力先攻正路,被击退,以为正路必是劲兵,田中旗帜皆为疑兵,次日准备改攻田中。任环探知,乃于夜半将钩刀手和田中兵互易其阵而旗帜不变。清早,倭贼前锋百人与路兵稍一交锋,即奔田中,钩刀手佯败,诱其深入,全部歼灭。敌寇不甘心,再整大队以攻。任环又密令水中伏兵飞舟出击贼后,并大呼:“贼已败,我民胁从者,其释刃自明。”(王谷祥:《敕建录功祠碑》)倭寇斗意锐减,只有300人人裸身舞刀而战,钩刀手与其交锋,一一歼灭,水中兵也斩首百余。倭寇死伤狼藉,一些残兵败将冒着大雨溃逃而去。接下来,倭寇扰掠吴江,任环与俞大猷率兵先在莺脰湖将其击退,又将夺取民船、企图出海的三板沙倭寇击败于马迹山。任环更率兵袭击盘踞在嘉定的倭寇,将他们全部烧死。
就在这时,任环生母病逝,他惊闻噩耗,恳求朝廷准其迅速回籍处理后事。上自达官下至百姓上奏挽留他,明廷也责以御倭大义,特意封其生母为孺人,要他夺情任事。一年后,苏松一带倭寇基本肃清,任环又要求卸甲回家祭扫父母坟墓,方获朝廷允许。来年,任环嫡母又去世。当时倭寇仍在闽浙沿海骚扰,人们盼望他能尽孝后重上疆场,为国效劳,为民解难。可是,由于多年戎马生涯的辛劳,加上生母嫡母相继去世带来的打击,任环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不幸过早地病逝了,年仅40岁。
三
任环竭力抗倭,功在国家,利在东南半壁,深受人民怀念。他去世不久,吏科给事中吴江人徐师曾就上奏朝廷,说任环:“首尾五载,勤劳四任,艰难百战,斩获数千,保境安民,厥功最著。”(《王谷祥《敕建录功祠碑》)但未获封赠,因而吁请朝廷厚加褒赠。朝廷准奏,赠为光禄寺卿,令苏州等地建祠,春秋祭祀,并赐名为录功祠。苏松等地的录功祠建成后,当地百姓感念任环保境驱倭之恩,焚香尸祝者络绎不绝。
如果切实论功行赏,按照则例,任环是应该有谥号的。然而当时严嵩执政,其义子赵文华攘窃他人功劳,任环节俭廉洁,无资献纳权贵,自然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后来,地方官绅又多次合词恳求朝廷赐以谥号,都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但人民是不会忘记为保卫东南海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代战将的。归有光高度评价他道:“江南列郡尽乘城,藏穴何人肯出兵。惟有使君躬擐甲,刘家港口看潮生。”(《题周冕赠任别驾卷》“轻装白袷日提兵,万死守能顾一生。童子皆知任别驾,岿然海上作金城。”(《颂任公》)程应登游历任环故乡山西潞城后,感慨系之,褒扬任环“不负生前志,应留死后荣。东吴百万户,处处献粢盛”(程应登《挽任公》)。抒发了东南百姓对任环的深切怀念之情。苏州府城,平望、木渎等镇的任环祠,直到清代,还不断有人去拜谒祭祀,以寄托对民族英雄任环的哀思。
山西的抗倭英雄任环
■ 刘亦实
《文史月刊》2004年第10期 历史风物-人物与回忆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渔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一
任环,字应乾,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生,山西长治人。他自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代又拜师学武。为了磨练毅力,锻炼体魄,任环常随师傅爬山涉水,去家乡附近的太行山深处旅行,广交朋友,还练出一身武艺。善击剑又精骑射,这在同时代青少年文化人中是很少的。据史书记载:青年时代的任环身个高壮,又生得英俊,肤色白净,在家乡素有“白面郎君”之称。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环中了进士。曾在河北、山东等地当官,以清廉能干著称。嘉靖三十年(1551年),任环又被分发到苏州府任同知。他知道江浙一带倭患日烈,民不聊生,他一心想施展才干,保境安民。令雄心勃勃的任环感到幸运的是苏州知府尚维持明达事理,心胸较宽,对他颇为信任。这在吏治腐败的明代嘉靖年间是殊为不易的。这里得简略介绍一下尚维持,他是湖南湘阴人,与任环同年中进士。先任翰林院编修数年,后改任监察御使,正直敢言,不畏权势。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尚维持被分发到苏州任知府。当时东南沿海,倭患有增无减,常有大队倭寇,乘着战舰战船,在汉奸引领下,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分兵几路,侵袭素称富庶繁华的苏南,烧杀掳掠,奸淫民女,掳掠妇女小孩,破坏至为严重。尚维持上任后,锐意整改吏政,访察民间疾苦,并注意修建城防要塞。可是,尚维持虽是一贤吏,也研读过兵书,但却不太懂军事,对于统率军队、行军布阵及攻守方略都不在行。苏州府兵备司及下属各县的指挥官都不怎么买他的帐。他们耽于安乐,醉心于醇酒美妇,暮气沉沉。倭寇来犯,纵只是中小股人马,也束手无策,消极避战,听任百姓惨遭蹂躏。倭寇离境后,军官们又虚报战功以领奖金……尚维持接到乡绅士民举报后,甚为愤慨,撤了几位军官的职,不料差点激起兵变。他这才意识到苏州知府并不好当。任环的到来令尚维持很高兴,因为他知道任环懂军事为人又正派,他算是有了—位好助手。任环到任后,看到苏州地区驻军军纪废弛,畏敌怯战,很痛心。在征得尚维持批准后,他大刀阔斧,下令裁汰老弱兵丁,撤换不称职的指挥官,又请尚维持上疏朝廷,请求从南方调来广西士兵1500人,编组成一支以骑兵为主的机动部队(明代时,广西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兵士吃苦耐劳,骁勇善战,《明史》中称作狼兵。这是带有歧视性的称呼),积极备战。任环还请尚维持划拨库银2万两,用于在苏州地区招募乡勇,共募6000人,发给刀矛火铳、弓弩等,加以训练。平日务农,倭寇来犯时即开赴战地,配合官军作战。
这批乡勇由于熟悉道路地形,又一心要保护家乡免遭倭寇蹂躏。故而士气高昂,勇于征战,战斗力甚至胜过官军。尤为难得的是来自北方的任环在河网纵横、湖泊很多的苏州地区作实地考察时就意识到水战的重要性。他规定官军都要学会游泳,通水性,定期考核,自己还带头下水游泳,还举行水战演习,以提高作战能力。在尚维持的支持下,任环还张榜告示,发动百姓绅商们捐钱,在太湖洞庭东山建起船厂,打造40艘战船。船头船尾蒙上熟铜皮,以防以后在战斗中受到倭寇的火攻。这种双帆战船为提高航速,还在船尾加建木飞轮。行驶时由几名强壮的水手轮班踩飞轮。它们在后来的抗倭战斗中确实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付小股乘坐小船的倭寇时尤为有效,平日又可用以江湖上巡弋及运送军民。但由于吨位很有限,船上又不能安放神威大炮。火力主要靠使用抬枪与火铳。在正面交战中,往往敌不过倭寇的战船和铁甲战舰。此为任环的一撼事。
二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倭患日益严重。大批倭寇聚集于陈钱山(指长江口外东海上外沙岛、白沙岛等礁岛),以此小岛为巢穴,打造战舰快船、铸制火炮弹丸,储备米粮蔬菜肉食品及淡水,开始年复一年的海盗式侵略。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3月,海贼汪直(皖南歙县人)勾结这儿的倭寇主力入侵。浙江东西、江南江北、沿海千余里同时告警。纵有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等将帅分率官军堵截,浴血奋战,但倭寇很狡诈,行踪飘忽不定,又是几路山击,防不胜防。一支数千之众的倭寇躲开戚家军的堵截,攻破昌国卫与川沙要塞,侵犯太仓、上海、江阴、乍浦、金山卫、崇明岛,又侵袭嘉定、常熟等七县、镇。沿途抢掠烧杀。如遇到明军与乡民的顽强抗击,倭寇出于保存实力,并不恋战,且战且行,一路上滥施暴行。城乡百姓损失惨重,死伤无数。5月初,这支倭寇在嘉定城外的外岗附近遇到官军和乡民的殊死抵抗,倭寇以敢死队百余人各持长倭刀与火药罐,发起冲锋。他们并不讲究阵法,呼啸而上,狂砍乱杀一气。并纵火制造恐怖。官军乡民不支纷纷后退,眼看嘉定城要失守。危急之际,任环率领千余狼兵赶到,立即投入战斗。他们使用砍刀、弓弩和火铳,杀向倭寇。双方肉搏或近战。倭寇遇到劲敌,倭酋下令去砍官军所骑战马的腿。这一招很厉害,任环急令官军下马冲杀,他奋勇当先,出手疾如闪电,连着砍倒数名倭寇。他“血浸战袍,负伤三处犹狂呼杀贼”,他的勇猛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军民们,大家同仇敌忾,拼死搏杀,于是,战斗反败为胜,倭寇弃尸百余具,狼狈而逃……
任环率领狼兵进入嘉定城,他们受到军民们的热烈欢迎。在县衙里,任环让郎中帮助包扎了伤口,和部下暂作休整,吃饭、喂战马、补给粮草……不想当日下半夜,苏州府赶来一名哨官,向任环禀报:因有一大股倭寇乘船自嘉兴横渡太湖,向吴江而来,苏州告警,十万火急!知府已令任环紧急回防。任环顾不上征途疲劳,又率部队驰返苏州。尚维持已全副披挂,见到打了胜仗回来的任环,总算松了口气。他当即下令关闭各城门,准备作战。任环指挥官军、乡勇和百姓们将神机火炮抬上城头,又往城头上抢运擂水、石块等,以防倭寇攻城。乡下百姓数万人扶老携幼,背着包袱,拥来城下,绕城哭号,请求开城门,让他们进城,以躲过凶恶的倭寇的摧残。尚维持担心倭寇的前锋人马混夹在乡民中进城,来个里应外合,故而不打算打开城门。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也都不敢开城门。这当儿,任环巡城回来,力排众议,要求尚知府开城门,他慷慨激昂地说:“吾辈衣食俸禄全赖同胞供给,安能置十六乡八镇乡民生死存亡于不顾?尔等何必惧倭贼如虎狼。吾愿担承责任!”尚维持想了又想,也觉不妥,即下令打开四城门,让乡民尽数撤进城里。这一来,救活了几万人。尾随而至的大队倭寇闻知任环已回防苏州,先自胆怯几分,一部分倭寇想冲杀进城,受到严阵以待的官军和乡勇们开炮放铳还击。他们估计强攻城也讨不到什么便宜,被迫退却。
三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大队倭寇自太仓的浏河港登陆,进袭太仓,攻掠松江、苏州地区,大肆烧杀掳掠。另一股倭寇经常熟的福山港渡长江北上,突袭南通和泰兴等地。明军猝不及防,连吃败仗。4月里,倭寇万余人分乘60余艘舰船攻陷浙江嘉善、上海崇明岛,崇明知县唐一岑英勇战死。在松江的拓林镇,倭寇筑城堡、营建巢穴,而后兵分两路,一路洗劫青浦、嘉兴,另一路攻向苏州。在吴县境内,倭寇受到官军和乡勇的奋勇抗击,死伤不少。但由于倭寇采取打胜就一拥而上,打败就快速逃跑的游击战术,机动性强,剿灭他们确非易事。任环两次设下口袋阵,试图歼灭倭寇主力,但均因被贪利忘义的汉奸告密而功亏一篑。在吴县以北吃了败仗的倭寇分乘满载金银财宝的舰船从吴门取道尚湖,意在尽快进入长江,再逃回陈钱山。常熟知县王铁是一位忠勇为国的官员,他虽不太懂军事,但他从不畏惧倭寇。他与在籍官绅钱泮带领千余官军和乡勇乡民乘船追击倭寇。倭寇已发觉他们的目的,来个将计就计,在舰船驶过芦荡中一狭长水道后,分出一半倭寇悄悄地弃船登陆,埋伏于让塘港前的芦苇林中。待王铁的船队接踵而来,即来个前后夹击,以火铳、弓弩射向他们,并投掷火把,纵火焚烧战船,官军和乡勇乡民乱了阵,吃了败仗,死伤很多。王铁陷身于泥淖中,怒目圆睁,大呼杀贼。他因腹部中刃而死。
危急时刻,任环率领狼兵赶到,很快扭转了战局。他指挥部队追击倭寇;倭寇弃尸300余具,狼狈而逃,乘船扬帆,自三丈浦入海……
王铁一生捍卫地方,保护人民,立下功绩,是常熟历史上一位值得怀念的人物。钱泮也在此役中牺牲。他是在乡的参政,常熟鹿苑人,曾中过举人、进士,在福建、陕西、浙江等省任过知府、学政使等官政,因为父亲被倭寇杀死,他一怒之下,便辞了官职,回乡立誓为父亲报仇,他为抗击倭寇立下不少功劳,不幸的是他也和王知县一样,战死在让塘港口。任环在常熟指导军民修筑城防、操练战术,还将王铁、钱泮等人妥为安葬,安置好他们的家属。回苏州后,任环向尚维持作了禀报请他奏报朝廷,以对王铁等厚加抚恤,以弘扬正义。
两个多月后,能征善战的任环被调到苏松副总兵俞大猷的麾下任前军指挥使,随同俞大猷抗击行踪诡诈飘忽的倭寇,迭有斩获。6月下旬,大股倭寇攻袭吴江的盛泽镇受阻,又乘船横渡太湖,转掠嘉兴,得手后,回师松江的拓林巢穴……纵横往来,如入无人之境。在松江境内,这支倭寇遭到俞大猷部的强力阻击。任环一马当先,手刃倭寇头目三人,倭寇丧胆,不敢列阵应战,纷纷溃逃。是役,倭寇70余人被擒,20人被斩杀,气焰大减。一年后,倭寇主力倾巢而出,经乍浦、海宁又一次攻掠嘉兴,在王江泾遭到俞大猷部明军主力的伏击,陷入重围。是役共歼倭寇1900余人,是苏浙两省历次抗倭战斗中歼敌最多的一次,受到朝廷的嘉奖。任环立下大功,升任副总兵,俞大猷升总兵。王江泾大捷后,盘踞于松江拓林的倭寇自焚其巢穴,逃到海上,在陈钱山又联合装备精良的新倭分乘70余船舰,扬帆西侵。在川沙攻破新青林港防线,与南沙等地倭寇及盗匪联合侵犯他们久已垂涎的苏州。倭寇水路两路并进,打到苏州城外的陆泾坝,前锋攻抵娄门。倭寇北掠浒墅关,南掠横塘。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苏州地区。倭寇化整为零,分成多股,蔓延到常熟、江阴、无锡、武进……在江阴观山,倭寇合股出击打垮南京都督赵之麟指挥的官军,杀死官军近千人。成千上万百姓惨遭杀害。倭寇出入太湖,一度分股攻袭长兴与湖州,声势浩大。俞大猷、任环的部队在浙尔象山、舟山群岛、海宁等地打垮倭寇后,分水陆两路,经嘉善驰返苏州,大败倭寇主力于陆泾坝。焚毁敌船舰30余艘,复又截击从三文浦入海的倭寇,沉船七艘。倭寇退至三板沙,作垂死挣扎。不数日,另一股倭寇又侵袭吴江。俞大猷、任环又破之于莺脰湖。倭寇狼狈不堪,逃到嘉兴,抢夺民船数十艘欲逃遁。任环奉俞大猷之令,追敌于太湖上马迹山,擒杀倭酋金马利……
经过半年多浴血奋战,苏南、浙北的倭患才渐告平息。人民有了休养生息的环境,无不感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抗倭将士。任环在苏州、松江等地担任将领的6年里,为抗倭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旧时苏州、常熟、松江等地民间流传着他与王铁、钱泮、钱鹤州等抗倭英杰的不少传说。任环于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病故于南都(明代南京之别称),享年45岁。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六
山海漫談
别集類五
明
提要
臣等謹案山海漫談三巻明任環撰環字應乾號復菴長治人嘉靖甲辰進士厯知廣平沙河滑縣遷蘇州同知以禦倭功擢按察司僉事整飭蘇松二府兵備道山東右叅政事蹟詳明史本傳是集為其鄉人庾璵所刻凡文二巻詩詞一巻環禦倭頗著竒蹟當時皆以為賞薄不足酧勞其遺集久散佚其子孫搜求輯録所得不及十之一仍名曰山海漫談從其初也其文既得諸殘燬之餘故有見即收不暇銓擇多潦草應酧之作然就其存者論之古文皆嶄嶄有筆力且髙簡有法度其中如蘇門雙節記重修白雲茅屋記重修文廟祭噐記啟明山先生書雖不免叅襍俗格至于送蕭西泉朱蒲西二序徳風亭滑縣行館二記與王南崖荅王東臺二書皆絶非明人文集以時文為古文者雖置之作者間可也詩如槎泛星河秋作客劒横滄海夜談兵之類亦間有可觀而冗俗者多則其後人編次失于刪汰之過也然環之為人無愧忠孝亦不必以韻語繩之矣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山海漫談巻一
(明)任環 撰
送蕭西泉之令榮河序
西泉子陟尹榮河將之任揖余而問政焉余惟天下之生困憊極矣而晉為甚其地狹其民窘其賦厚而庸繁其饑饉洊臻比流冦亟犯其究也逃逋相望閭閻為墟其老弱疲癃存十一於千百則又皆愁嘆悲號於荒村廢屋之間面其色可蹙額聆其音可涕而泣也西泉令于兹感于兹将必有大戚於其中者矣其忍不為之所乎夫朝廷張官置吏而慎守令謂其於民有父母之責者也守令有父母之責則郡邑之民皆其子也今夫人之於子疾痛疴癢靡弗相關至於百姓則漠然而不之顧又其甚則或有不可談者是何愛民不若愛子謀國不若謀身哉有達於此者可以言政矣西泉少以孝謹聞於鄉尉滑之四年視駉有成績與之語訥訥若不出諸口考其政闇然不事表暴而蔚有口碑在滑也夫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吾知其不負吾君矣焉有功加於禽獸而恩不及於百姓者乎以佐滑者而令之榮恢恢乎其有餘地矣是役也蘇晉鄙之民而康之使逋者來愁者歌上有頼而下有庇将不在兹乎異日紀循良報天子登崇階樹偉業必吾西泉子也吾於西泉有同官之雅重其行且幸吾晉之得人也因其請而樂告之如此云
送朱蒲西之平遥三尹序
滑臺朱蒲西拜平遥簿若有慮心請余而求釋焉余曰慮者何也蒲西曰吾聞兹邑地瘠而近邊民悍而喜訟且簿小而事煩督之者衆而動若有礙也余曰君知慮哉遥民之惠也然余請破君之慮慮君之不慮可乎今夫朝廷懸爵祿以馭天下之士不欲其綏民而理國耶然民之於官國之於家分異心同勢殊機一爾聞君事母孝撫弟見成立於前業有光其所以教家者彰彰爾矣推其心而達於政其於平遥裕如也奚其慮故地不慮瘠而政慮不腴邊不慮近而偹慮不素民不慮悍而使慮不體訟不慮健而聼慮不公簿不慮卑而職慮不盡事不慮煩而處慮不要督不慮衆而感慮不誠也君之事上也其以孝基之使下也而以慈廣之身其地而察其心其慮國事眞若家事焉則上将愛君如子而下亦戴君如父母矣君之慮寧不及此哉抑又見今之拜官者於名邦則澤難施而人望之也重於下邑則恩易及而人責之也輕平遥之政有飢渴之望無覬覦之虞者也存此心而不失蒲西自此升矣将為君喜而反以為慮耶蒲西灑然為間曰得之矣遂書以為贈
蘇門雙節序
常節婦者蘇願菴之遺室李節婦者蘇介菴之遺室也兩菴悉予之亡友而介菴者又予兒之婦翁也兩菴俱業舉子有聲於庠嘗以秋戰之北苦讀一室而介菴又杜門不出以自勵焉嘉靖甲辰伯仲相繼而卒時二節之年俱在三十下各欲以身殉其夫觧者曰爾自靖則得矣然虚舅姑之養者不孝棄人之孤者不慈不孝不慈何以見死者二節翻然曰是誠在我而以孝謹事其姑而以義方畜其子而以丹心苦節慰其亡人於冥冥之中而不少懈盖十餘年來如聨珠合璧寳櫝深藏如老竹蒼松孤崖並秀常之子近遊庠李之子亦復森然頭角矣觀風者亷其風而重之扁其門曰雙節斯固來稱情之譽髙不朽之事者也鳴呼天之造物也淵乎其深哉始吾兩友之亡也孰不曰有志者不必成也而且尤天道之無知也自今觀之屈其身也信其婦也嗇其夀也昌其子也奪之彼也償之此也天於有志之士何嘗不厚也然猶未也機聲斷而真儒出荻管畫而相才見熊膽含而家聲振彼二三節婦固所以成君子之光而三氏之子又能世其母徳之盛者也斯舉也吾為二節重而且不能不厚望於二節之子云
重修徳風亭記
徳風亭創自唐時李别駕屹立於上黨署後之崇臺葢巍然西晉之大觀也嗣唐以來代有興作而本朝則自弘治間知州馬公而後無聞焉亭之敝也乆矣嘉靖丁未夏右川孫公來守是郡再期而政化大行上下信恱乃於暇日起此亭之敝而新之且廣其臺而固以磚於亭之東西兩隅復構二亭焉左曰我闥右曰大觀左則公之自命而右則侍御漳野李先生之命也工始於己酉七月訖於八月鏹不告費民不知勞動惟厥時事成而不廹君子謂斯亭之役也有禮哉而或有問於予者曰興廢政乎予曰然將觀逰乎予曰否葢君子必先見天下之隠而後有先天下之憂必先大天下之心而後足善天下之政是故登斯亭也俯覧旁燭若盡寰宇則凢蔀屋窮愁閭閻竊嘆一民一物之不獲其所者入乎目交乎耳感乎其中将必有大戚於其心者矣故曰見其隠也先之而有憂焉由是而莅徳風則思善其感坐我闥則思廣其量對大觀則思普其照其轉愁嘆為謳歌而使民物各得其所者殆非偶然也故曰大其心也而政斯善焉是兹亭之立固勤民淑政之資耳豈曰觀遊云乎哉雖然公亦惟有是心耳葢有是心則有是亭心因亭見初不因亭而後有是故不必居髙臨下而民隠自恤也不必莅徳風而鼓舞自神也不必坐我闥而八荒自囿不必對大觀而天下自照也然而必為之亭者公豈為後之來者設歟公以為來者之心不相繼風斯靳矣将使其顧亭之名而思義焉則庶幾上黨之民可庇永休耳於呼公之所以風潞者其深逺乎哉異日公秉洪鈞風天下垂青史而風後世又不過自其所以風潞者推而廣之耳余更秉筆以俟之廼若公歴履之詳諸政之善則有潞之口碑在及諸公之記已核乎其寔矣余又何敢喋喋耶時維二府北山李公西瀾張公通府北泉陳公西園楊公推府許南牛公皆賛公之風而同庇吾潞者也義得並書以為繼公之後者告云
百户孫氏先塋記
是為焦家庄之原百戸孫公之墓也其左右壟所列者則公之子韜禮及孫英雄勇也公諱隆其先揚之泰州人父旺從太祖北討有功授揚州衞指揮降陜西狄道千戸所千戸改山西潞州衛左所百戸卜屯於直隷肥之倉坊堡焉公少負竒氣驍勇不羣及代父職有萬里撃攘之志正統間從征卒於陣上恤之詔封昭信校尉韜代卒其子剛幼禮實公之次子而代之及長而還職焉剛生吉吉代而生通於公為大宗而所謂英雄勇者則禮之三子也英生諒洪海聚寳雄生堂鐸景鉞勇生淵慶鸞果鳯嗣是而下如碑隂所紀者葢振振然皆禮之後而於公為别系也由勇而上塟於此者其塜六以從祖也自剛而下卜於屯者其塋三以就桑梓且兹兆頗隘殆有所不受也堂之子針念此逺於井里而恐其湮於榛莾也嘗以記命其遺孤庠生登登早卒其弟庠生雲於余為戚友乃成父兄之志而問記焉余惟古道日逺反本風微世有委墳墓於人西階之下而不恤者君之父子宅心如此可謂加人一等矣抑余於是而得數善焉是故以從討者觀其忠以死陣者觀其勇以代襲者觀其義以還職者觀其信以無忘其先者觀其仁以善繼父兄之美者觀其孝且弟諸善畢集而子姓之盛不與焉則孫氏之門其所以致此者固自有道矣竊願爾來者深鍳前休光於爾祖使丘壟與太行爭髙此則立記者之深意也反是而自毁孝思殞厥令譽俾爾墳墓間有慚色豈我之所敢聞
滑縣行館記
滑去府二百里許縣官以公至者多假宿琳梵有時盡為先客主徃徃停驂康衢問僦民舍至則吏人雜處上下無章余深病之嘉靖辛亥夏白太守張公易元城隙地建屋一區為行舘焉南面城東西臨道北為生員李杲氏作堂作吏室作皂房作庖丁所既竣而來居若赴家然上下裕如也或謂余曰子客耳而奚慮之深余固以為來者慮而奚必於余哉獨念吾儕號為禄食而尚或艱於所徃則下乎此者可知矣是故君子之為政居則令其有家行則令其有旅匹夫俱獲斯已矣僕病未能也因漫書於此與後之君子共朂云
重修白雲茅屋記
雲屋在滑臺之南堤祭酒宋先生所居之别墅也先生之歴履行業具在史冊屋乆成墟不可復識正統間司土者禱雨於此有徵因為龍祠今亦傾圮惟斷碑存焉嘉靖庚戌夏仁和張公來守魏郡重道憂民為畿輔先時先生之後有以興復雲屋請於公適環來令滑公謂環曰興廢令之事耳且先儒之迹與建祠者之意均不可廢也子盍圖之環受命乃鳩工聚材卜日而並營焉方畝中分周垣以繚西建雲屋東作龍祠外各為門中各為堂四楹左右有軒各如其堂之數扁其祠仍舊軒曰思霑曰作霖雲屋之扁曰文恪草堂軒曰卧雲曰棲霞始於是年九月己酉越三月告成暇日與客登是祠仰臨丹霄俯瞰碧潭翛翛乎有凌雲駕空騰百川而潤九野之意及登草堂覺地逈天髙風清月白先軰典型儼或如見則又有懐古私淑滌蕩塵襟而適獲我心者焉嗚呼士君子之於世出處何常惟義之歸是故其息也不可無所養而其出也不可無所為斯二者皆取諸衷不假諸外然亦必有感而後動如此祠此堂是也後之登臨此地者其無忘所以大行自淑之心哉又告於宋氏子孫之業儒者曰爾其克念祖徳紹於前休由憂違之操而思龍徳之庥俾進為名臣退為善儔是不負今日之意而此地為不朽矣苟徒視為觀羙而有司者又因為宴會之止則斯役也悖道爾殃民爾豈獨虚太守公之盛心而秉筆者甚不樂聞有此也
師庄鎮重修義勇武安王祠記
王之忠義在當時威靈垂後世而其祠宇徧天下所謂不戒以孚因義而起者也師庄之祠吾不詳其始其在至正重修者則殿四楹東西小廊各三楹門如其殿之楹嘉靖甲辰鎮人郭大儒建危樓三楹於其東擇僧紹雲捐地二畝給而守之戊申之秋祠遭囘禄大儒曰是不在我乃協李龍倡居民軰出所有而重修焉殿視其舊而増宏門視其舊而増髙西樓視其東而増楹像貌有嚴丹青煥發神足依慿輿衆可仰工始於乙邜二月訖於戊午三月或有問於余曰祠災數乎曰然神不在兹乎曰否樓東危木盛斯火矣建西金以制之今而後其免夫翼拱於中惟其永圖耳不盡其人而窺神者否也抑王心事如日懸天其視老瞞不啻腐鼠故能參天地震華夷歴終古而不朽事王者敬王之貌而不心其心則吾未見其有能享者矣大儒之子庠生克道問記於余盖不没其親之善而凛乎有畏於王之心故為是説以記之
重修文廟祭器記
上黨孔廟祭有器也創自國初而大偹於馬侯州守之日嵗乆殘缺主者多因仍之嘉靖丁巳唐山祝公來刺我邦治民事神純尚孔氏謁廟之始大懼器物放失曰是非所以報本始尊吾道也維時乃新之陳其帷幄以崇嚴也修其簠簋以盡慤也偹其百物以致享也戊午仲春上丁禋祀忠信而行要之以禮君子曰觀於大夫而致治之道裕如也夫禮有情焉有文焉偹物享者其文明忠信行者其情深情深而文明徳博而化光矣推之天下其如視諸掌乎而何有於吾黨二三子其尚由公制器之意以達公不言而化之心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如公之所以教吾黨者教天下得矣公諱天保號鳳石起家丁未進士羙政不可殫述兹特其一云
止碑書與沙博王南崖
前日以建碑之説相告環力止之而先生未及深信朔日謁廟見其所謂碑者已横於地矣睨而視之心大不快夫唐虞以上無碑三代有銘戒要皆自警之詞耳惟秦漢以後之世率建碑以頌功徳然尚核其寔當其名皆卓然有可紀述而不徒加災於石也何近世以來殊異往昔輸錢構屋動輙鐫銘豐石文詞過為稱羙其功何功其徳何徳且後世功徳之盛又何多於三代以前之世也耶即今之所謂建碑者非以明倫一堂之修名宦鄉賢二祠之立乎然堂之修樊振増之二祠之立申從仁王天經創之彼固沙河之民治沙河之事耳於環何有哉非其有而有之是謂貪人之功為己私矣不意有司貪心之不止而顧及於小民之功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或曰君大夫舉事則必書子亦從政之列也以碑紀事安足辭環竊以為不然夫舉事必書謂不分其舉動之羙惡而悉書之以示勸懲以昭來世也今環竊禄於沙踰年矣豈無可舉之過乎是故衝瘠流移之民而環不能招撫之碑可書也而不書長途迎送之苦而環不能調停之碑可書也而不書禮教未興風俗薄惡刁詞横起賊盗時出而環不能化導而清理之碑可書也而不書夫畧其所可書者而不書則警戒之道衰而無可書者反書之則張侈之心盛是此碑之立未必不為平生之累也况使後之繼至者必將指環之名而議之曰某也碌碌若此而碑記之則凡可以如環者皆可以得民之頌矣而遂阻其向上之心則此碑之立不獨累余而且靳後是可以為訓乎誠使諸生登此堂而知明其倫進鄉賢而知仰其徳吏兹土者入名宦而知儆其官則碑雖不立固非缺典其或反是則堂祠之立亦文具之虚耳吾如碑何哉况擅立之禁國有明條而過情之譽士所深恥惟照諒而中止之則環方寸之中當為先生刻感徳之碑也如何如何
答張■〈山盧〉山書
年來奔走黄塵守溟海日惟猿猱對壘魚鼈是見想君子顔色邈焉神馳欲把手談心以道睽違之苦直是無由惟於北來縉紳口中聞盛羙日益新又諸臺騰牘數鴻猷揄偉績必以兄為稱首則又未嘗不躍然喜杳然慰也夫勲業基之心術名位定於人品幹濟質之才華以兄古道純心髙才厚飬即近如取彼渠兇類之拾芥所以當大投艱聲色不動者氣量固已見於此矣異日銘鼎鐘垂竹帛以鳴國家之盛而流千載之光者兄也滑之治行云乎弟不佞不能蚤見預待而使東南震動邊境且有大憂時九死一生自分骸骨無可收者况有他望頼諸大夫士實惟我皇之威刋夷首復宇疆雖沿海近為底清而獸蹄鳥跡所以傷中華之太和者居多罪恐無門恩叨出格覧報伸舌縮項愧汗浸滛下矣夫薄功而厚享力小而任重肝腦萬夫而華腴一已是敗之府而厲之階也所關雖微或者弟知免乎哉夫受徳而不報非忠也臨難而自諉無勇也安危利災知進而不知退者弟之所不敢出也時事稍寧即當索我於紫團之巔漳水之滸不然蹈東海塟枯魚以答君父之恩耳此身之外何有哉曩在邑時穢政種種今思以易之其道末由因一時之快意可畧也而後世是非之公可畏也惟君子秉春秋之筆直書其惡不以故人私宥之使來者得有所考且有所懲則國家幸甚時在上海得兄書與貴鄉及諸同事者覧觀之弟自幸為大朋之錫而上令感不遺之情諸同事者又皆恨識荆之難也使旋謹此奉謝兼伸下悃北眺雲林情何能極伏望加飱以慰羣情萬萬
答王東臺書
閩晋人豪山斗天下伯仲如公又名邦之所山斗者環嘗讀其文慕其人以為生幸同時無由促地近於滁水何意登龍傾盖談心沉酣至教感慰無量來安道中更辱手書奨借過周誘引偹至公之於人交道之不汚相愛之以徳真當於古人中求之環何幸而獲此於左右也夫環未死人也忍情抔土絶裾髙堂多病殘軀有息槁木真泚顔汗背浸滛四下於長者之前矣顧金革之命義不敢辭犬馬之愚分宜自盡然而時事之難則又不敢不預言者夫東南之患何異七年之病哉夫去七年之病則非三年之艾不可也今之命醫者曰速已之速已之醫取必於嵗月之逺而無旦夕之効則曰是庸醫也怒而逐之致使盧扁在旁莫敢伸手强而促之烏附一湯主者洞下吁亦危矣彼盧扁者豈不知緩治之為功烏附之速害顧勢有所廹法有所不得施利害交於前是非眩於中求免之心勝則體病之念荒矣今之虚江今之所謂名醫也其察識之精運用之妙緩急標本之宜調理攻治之當皆自得於方書之外而取試於屢服之騐者也惟盡其所長不促而眩之使醫適於藥藥適於病焉耳虛江之醫環知之環輙逢人而道之亦如虚江之所以重於公者而重虛江但未知用醫者肯能不促而眩之否環亦受成於人者也以環與虛江事相類故在乎我者吾盡之其不在我與不在虚江者有命存焉或曰用藥之道醫治三已治七元氣不培而責効於金石草木之微此得之彼失之暫瘳之必復之吾未見其為完人也環嘗以為名言不識公以為何如率爾談醫不覺瑣瑣惟公進而教之且不以語諸人幸甚
啟明山老先生書
環猥以謭陋叨辱恩知拔泥塵之中置雲霄之上雖曰乾坤大造本出無心然而桃李枯株頓回春色鄰封竊尹幸覩龍光沙邑看符迭承心誨感恩何既謝徳無由方圖日侍乎門墻詎意變生於旦夕椿庭萎而憂訃東來遊子悲而匍匐西返未縁辭候兼濶省裁芹曝空懸信愚童之寡昧鳥魚任適覺天海之優容日者闋餘春初北上伏逢途次兼領教言佩服何止於書紳忻躍頓忘其為客匆匆告别忽忽逾時南望雲林不盡瞻仰恭惟我明翁尊師台下學負天人道存經濟帝心簡在朝野聲流葢将大授以調元故先歴試其勤隠師台日近相業行占慨元氣之難扶定煩國手惟老醫之用藥應借参苓如環菲材願充下劑起凋殘於一二敢負兼收倘積貯於箱嚢終存本性維兹風便肅此問安如縷下懐率爾未盡伏惟台鍳少宥疎狂更乞珍調永申天眷環無任仰祝之至
延沈西賓書
葢聞學必有師養正亨童蒙之吉易子而教責善全天性之恩不有開先何以覺後敬惟秋元沈大人門下家傳心易道足師資邇嘗小試崑山預卜大魁天下行中求我惟徳有鄰鄙本疎慵素寡義方之訓兒俱長大又皆朽木之材敢屈髙軒敬延西舘鼓春風而振桃李粧點門墻沛時雨而育菁莪成就徳器入則孝出則弟豈曰文詞誦其詩讀其書將求實用謹占十二之吉奉枉文旌外陳不腆之儀先代脩脯百惟惠肯無任慰詹
軍中寄子書
我兒千言萬語只要我囬衙何風雲氣少兒女情多耶倭賊肆行毒害百姓不得安寧我領兵在外不能誅討嚙毡裹革此其時也幸而無事與爾相安於太平做個好人一有意外之變則臣死忠妻死節子死孝大家成就一個是而已
山海漫談巻一